找到相关内容423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回应林建德先生之考察现代禅

    的修证,而同时又能不舍众生、长养慈悲乃至于体证空性之后,广学多闻方便?其中的关键,我在〈佛教根本思想辨微-敬覆印顺法师“《我有明珠一颗》读后”〉一文中,就指出,李元松老师提出的:“大乘佛法与声闻佛法...断见惑,后断思惑;先契入“根本”,后充实“后得”的佛法通则;既呼应新时代世间智者的价值观,又统贯佛法大小显密的修证心要。这样精要深广的修证理论应该足够“强有力”了吧!只可惜林先生不能了解。  六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3653233.html
  • 部分佛教名词解释

    位、顶位、忍位、世第一法位等四种善根,以能生见道无漏之善,而成为其根本,故称善根;系以修慧为体,以四静虑及未至、中间之六地为所依。   6.菩萨所行金刚十地:有此识精圆明之心识行者,也已超越四加...(mu^rdha^na)、忍法(ks!a^nti)、世第一法(laukika^gradhar-ma)四者。‘善’指见道之无漏,此四者乃发无漏根本,故称‘善根’。此四善根系顺趣于见道之无漏决择智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1953765.html
  • 佛教部分有关"三"的名词简解

    永离二种生死。得证菩提觉法乐,与涅槃寂灭乐,这是根本,以真智住真境(真境:指常寂光净土),是佛自己受用的报身。(2)他受用报身,就是《华严经》说的:“如来现起他受用,十地菩萨所被机。”可是二乘圣人,...识合起来就是十八界。  14、三世间:器世间(无情世间)、众生世间(有情世间)、正觉世间(佛菩萨世间)。  15、三十而立、四十不惑、五十知天命、六十而耳顺、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规。  16、三立: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2053831.html
  • 法藏碎金(2)

      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 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怨亲平等 永离贪著  涉路而去 当愿众生 履净法界 心无障碍  见苦恼人 当愿众生 获根本 灭除众苦  从...,不依语;依于,不依识;依了义经,不依不了义经;依于法,不依人。(菩萨行品第十一)   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  汝等凡夫,不观自心,是故漂流生死海中。诸佛菩萨能观心故,度生死海,到于彼岸。(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1253935.html
  • 僧思想研究

    名言以了解般若之理,复由行持以显示般若之。缘起(无生)涵蕴般若之道用,功德展显般若之深邃,根本(大明)乃所欲得之道果,然於开始时,即须勤加实践,方便(沤和)於开始时,即须善为运用,以谋臻於最终之...根本修行工夫,其本质为离尘欲而欣心乐,其目的则在乎生慧,唯有禅观始能心境安寂,心境安寂,方可产生智慧,故僧 云:「无禅不智,无不禅。然则禅非不照,照非禅不成。大哉禅智之业,可不务乎」(注81) 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5954302.html
  • 关于正见的思考

    名言境界里的一切法,而且是必须要完全彻底地空掉,因为只有达到毕竟空的程度才能实证空性。在我们以根本实证了空性(也就是圆成实性)之后,自然就可以后得实证世界的真实面目--依他起性,唯识就是讲的这种圣者...的就是根本无分别根本智证真如时一切境界都不显现,随之生起的后得无分别才能证见世界的真实面目——甚深缘起法。  这个甚深缘起法究竟指的是什么?就是心,就是《华严经》说的:“三界所有,唯是一心。”...

    吕新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0754714.html
  • 纯印老人(2)

    无知”,是净心之体,是根本根本智涵无所不知的后得。  由此可见,种种见解,千经万论,千法万法,是佛陀根治众生病而开的药方,众生若体健,何须服药。佛陀一字未说,此言不虚。佛经典是为凡夫俗子及二乘人...修行、日日在办道、时时在念佛,又有几人把自心参究得清楚、明白?根本没有认识自心是什么?吾人的自心无始以来,是否如现时这样虚妄、分别、执著?是否还有一个无分别、无执著的心呢?在修行时若能时刻这样自悟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855085.html
  •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(2)

      (1)、出世道位:出世道的“道”,是指无漏而说的。世间的是有漏智,出世间是无漏。所以出世道就是观智,是指无漏的根本和后得现行的时候。原来第七末那识的烦恼,是任运生起,行相微细,有漏智不能使之伏灭,唯有无漏的观智才能使之伏灭。因为“生我执”与生空智相违,“法我执”与法空智相违。故当生空的根本、后得二现行时,生我执伏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5155698.html
  • 从《华严经》<入法界品>一探佛教之“游行”义

    光明遍照的报身卢舍那佛,总体的佛有别体的德,文殊是根本,普贤是大悲;文殊普贤是因,舍那是果。普贤在此即是因人的代表者,所以此经是以行愿之普贤为主,而以智慧之文殊为宾。(6)可见善财最初虽由文殊的教化与...通摄一切,圆融自在。其终品的〈入法界品〉,是表示菩萨顿入法界的果,善财童子是渐入法界的因;法界的“能入”(能缘的理)、“所入”(所观的),其实是一致的,本末融会时,只有“一心”的唯一法界。此品的因缘是...

    释演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0355850.html
  •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(2)

    握住,方能领略其所显示,了悟其中真诠。第一、文殊大士率六千比丘出逝多林,据福城东大塔庙前,作象王回顾,师子频申。六千心言下悟道,五众善友顿发初心。善财童子也以文殊启导心开意解,文殊告以已得根本、未得...幢,表地位已升进。“幢”表高显义。由十住、十行,到此十回向,阶位又高了一层,好像远远地就能看到幢幡。又如宝塔,亦属高显。“光”:智慧有根本与后得根本智证真理,后得智明事法。此两种智慧合起来明照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4255947.html